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安排,现将2020年度我县县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
截至2020年末,我县国有企业共4户,资产总额78,248.01万元,同比增加2,887.7%(资产总额增长原因:2020年友谊县八达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上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20,754.24万元,同比增加1,075.87%,所有者权益57,493.77万元,同比增长7,328.13%。全年累计实现收入925万元,同比增长6.2%,营业总成本945万元,同比下降14.24%,其他营业外收入302万元,同比下降2.26%,利润总额-137万元,同比下降3,325%,已交税费21万元,同比增长23.52%。
(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
截至2020年末,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83,200.23万元,较上年增长622.52%(资产总额增长原因:2020年增加公共基础设施296,237.88万元,保障性住房18,597.64万元)。负债总额11,508.87万元,较上年增长7.64%。净资产371,691.36万元,较上年增长777.77%。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66,411.22万元,占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7.33%;事业单位国有资产316,789.01万元,占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82.67%(其中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和其他国有资产0万元,占0.00%)。资产构成的情况是流动资产27,261.53万元,较上年增长58.63%,占资产总额7.11%;固定资产净值37,592.96万元,较上年增长10.43%,占资产总额9.81%;在建工程3,488.48万元,较上年增长93.18%,占资产总额0.91%;政府储备物资21.75万元,较上年增长100%,占资产总额0.01%;公共基础设施296,237.88万元,较上年增长100%,占资产总额77.31%;保障性住房18,597.64万元,较上年增长100%,占资产总额4.85%。长期投资0万元,无形资产0万元。固定资产构成情况:土地、房屋及构筑物27,583.81万元,占固定资产73.37%;通用设备5,355.19万元,占固定资产14.25%;专用设备3,569.04万元,占固定资产9.49%;文物和陈列品20.45万元,占固定资产0.06%;图书档案97.35万元,占固定资产0.26%;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967.11万元,占固定资产2.57%。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友谊县土地总面积为165,619.05公顷,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构成:耕地129,138.05公顷、园地294.02公顷、林地15,974.42公顷、草地947.28公顷、湿地659.28公顷、交通用地4,019.8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006.60公顷、住宅用地1,061.57公顷、工矿用地421.08公顷、商服用地284.90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43.99公顷、特殊用地25.12公顷、其他土地542.85公顷。从全县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构成来看,各类土地面积所占比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耕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住宅用地、草地、湿地、其他土地、工矿用地、种植园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县属国有企业盈亏状况。友谊县运输公司2020年经营情况具体为企业营业收入25万元,企业营业成本256万元,营业外收入155万元,利润总额-77万元;企业本年纳税0万元。友谊县运输公司持续亏损,亏损具体原因为收入减少,且由于疫情影响客流锐减,但人员工资、保险等支出基本变化不大,同期比利润下降;收入减少原因为近年来公司客运量持续下降,私家车、出租车增多以及铁路班次增多,市场竞争加大,导致客运量大幅减少,企业收入减少持续亏损。友谊县自来水公司2020年企业资产总计364万元,负债183万元,所有者权益181万元,企业营业总成本476万元,利润总额-64万元,累计净利润亏损,具体原因为财务账务处理1998年至今历史遗留账务(应收账款、单位往来账款)、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支出金额大,导致利润比上年下降。友谊县城新市政设施维修维护服务有限公司2020年企业资产总额149万元,负债9万元,所有者权益140万元,与上年相比持平,无重大变化发生。本年主营业务收入457万元,支出总额为453万元,其中营业成本213万元,管理费用228万元,应交税费是12万元,2020年净利润为4万元。友谊县城新市政设施维修维护服务有限公司是县住建局管理的企业单位,其职能是道路保洁,公司每年与住建局签订劳务合同,主要负责时代新城区域内道路、人行道及绿化带的日常淸扫保洁工作,淸扫保洁总面积166,075平方米。友谊县八达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进行账务调整,调整后资产总额75,653.01万元,负债总额19,018.24万元,所有者权益56,634.77万元。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力度,推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了及时清理和资产管理,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省厅《财政部关于编报2020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的要求,全县95家单位完成了2020年报表的录入、审核、汇总报送工作,并编制国有资产报告、承诺书、汇总表、分析报告等工作报表。同时完成农垦改革阶段性任务,先后与全县35户国有企业签署了整体移交协议,涉及移交人员2万余人,妥善完成了档案接收、党组织转交、移交至街道社区进行社会统一化管理及资产移交等各项工作,阶段性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三)全方位防范国有资本风险。按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监管职能的要求,大力推进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转变,更加注重出资关系,更加注重国有资本整体功能,更加注重事中事后、分层分类,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强化监督协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重大政治原则,坚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
三、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摸清家底,夯实基础,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健全资产年报报告制度。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积极组织行政事业单位编报国有资产年度报告,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分布以及变动情况,做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等国有资产管理。根据财政部统一部署,全面清查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存量情况,逐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全口径、全覆盖,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夯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月报工作机制,每月盘点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时效,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职责。
(二)加强资产处置管理。各单位资产处置均严格执行《友谊县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凡涉及资产调拨、捐赠、报废、出售等处置事项,不得随意处置资产,均应报县政府批准,县财政国资部门按照县政府批办单做下一步工作。处置资产由申请单位、财政、住建、国土、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门资产处置小组,通过市场化的形式,公开拍卖,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确定,拍卖收益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三)坚持信息公开,切实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将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各部门和单位是开展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主体,强化各单位对于资产管理的责任担当意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具体管理举措,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坚持监督管理,切实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坚持全口径和全覆盖的方向,着力推进2021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加强人大和全社会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促进国有资产管理依法依规、节约高效,不断提升“阳光财政”的透明度。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积极开展“多规合一”工作,探索各个专项规划各成体系到有机衔接、协调统一的“多规融合”转变。一是体现战略性。全面落实国家安全、区域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空间发展目标,优化城镇化、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格局,确定空间发展策略,转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二是提高科学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加强协调性。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和综合平衡各相关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
(二)严格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监管。一是强化综合管控,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我县坚守耕地红线、政策红线、法律红线和发展红线不动摇,通过严把用地预审关,核减用地规模等举措,有效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截止2020年末全县耕地面积为12.3149万公顷,高出市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1.1973万公顷,全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9049万公顷,高出市政府下达的保护面积0.0275万公顷。二是强化责任机制,确保耕地保护责任的有效落实和制度建设。县政府与友谊农场及友谊农场下属10个管理区签订了《友谊县及友谊农场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层层确定耕地保护目标,层层传导责任压力,不折不扣落实执行,并将耕地保护纳入各级政府主要责任指标和领导班子干部考核体系。三是强化质量建设,确保农业生态和现代化大农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调查评价等专项工作。
(三)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自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进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开展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严格落实《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矿业权出让收益基准价制度,坚定不移推进矿业权市场化配置。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方面。我县国有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不高,国资监管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企业运营成本高,运行比较困难。如县运输公司受疫情影响以及私家车、出租车增多以及铁路班次增多,市场竞争加大,导致客运量大幅减少,客运收入减少,财务资金不足,企业收入减少持续亏损。
(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方面。一是国有资产专业人员力量薄弱,各预算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人员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国有资产业务工作的时效性。二是在资产配置环节,我县个别单位存在不能严格按标准配置资产,超规格、超价格、超数量的问题。三是个别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保管和使用制度不够健全。未明确管理人员职责,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资产盘点和清查工作不及时,个别单位资产长期不进行盘点和清查,出现了账实不符现象。四是资产管理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操作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许多工作还在试点和探索中,我县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还存在自然资源资产底数不清,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统一协调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机制。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主要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等多个部门,职能分散,各为其政,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
五、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在不断巩固前期资产管理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我县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结合日常管理和专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现有资产管理制度不断修订完善,堵塞资产管理漏洞,建立资产监管长效机制,夯实制度基础,抓好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提升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
(二)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机制,推动资产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以政府采购预算审核为切入点,并逐步建立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实现资产预算与部门资金预算、政府采购同部署、同落实的资产管理目标,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和资产调剂机制 。强化资产配置与资产使用、处置的统筹管理,建立资产的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将各部门低效运转、闲置资产进行调剂使用,切实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四)加紧做好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登记入账和管理工作 。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要求,各单位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等资产按照相关会计制度要求分类登记入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
(五)加强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将资产管理的内容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